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游戏排行 游戏排行

第五人格告辞原版-告诉我第五人格

tamoadmin 2024-08-25 人已围观

简介1.《里仁篇》第十六章2.跪求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1试题答案3.《傲慢与偏见》第十七章翻译4.五柳先生传的课释5.五柳先生传评析6.想不通佛教的问题《里仁篇》第十六章思考题1、我们对义有什么误解?为什么义才是对我们最有帮助的? 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学习《里仁篇》第十六章,先恭诵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乃圣人言教,仁之内涵若无圣人教授,学人绝无

1.《里仁篇》第十六章

2.跪求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1试题答案

3.《傲慢与偏见》第十七章翻译

4.五柳先生传的课释

5.五柳先生传评析

6.想不通佛教的问题

《里仁篇》第十六章

第五人格告辞原版-告诉我第五人格

思考题1、我们对义有什么误解?为什么义才是对我们最有帮助的?

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学习《里仁篇》第十六章,先恭诵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乃圣人言教,仁之内涵若无圣人教授,学人绝无可能自知。君子、小人,古时以地位区分,后时以人格区分。喻,孔安国注:“喻,犹晓也。”喻,就是晓得、了解的意思。孔子说:“君子所了解的在于义,小人所了解的在于利。” 义利之辨,是君子小人的分水岭 。

君子、小人、义、利、喻,是本章的五个关键词、关键字。

利,好处,皆知;义,则大多不解。见义勇为、大义灭亲、舍生取义,这些崇高伟大的字眼往往被我们误解。为了义,要挺身而出、要与亲人断绝关系、甚至要舍弃生命,义好象很危险,所以我们怯弱的心灵不太敢跟义沾边,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其实义,才是我们最需要、最有帮助的。1分26秒

思考题2、“该做”与“想做”有什么不同,哪个才是真正对人有益?

义者,宜也。义,是合宜、适宜的意思,就是当下最应该做的。如果每个当下都做了该做的,那么这个人生就是一个无错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但这个合宜、适宜,却不是我们普通人想当然的概念,其实有 明确的界定 。朱子《集注》曰:“ 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简要而言。 义有两个特征:一是内涵合天理 ,天理是天地自然的运行法则,公正无私,所以超越时空,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合天理的不是义; 二是所宜 ,天理在当下一定有下手处,沿着这个下手处可以步步上升,一直通往最高处。天理之所宜,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该做” !2分31秒

利跟义不同。 利也有两个特征:一是符合人情 ,人以群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用情不同,所以人情有偏向、有局限,不能普遍公正; 二是所欲 ,受欲望所推动,会缺乏理性偏重于感受,所以目光短浅、变化多端,上升不容易,下降容易。 人情之所欲,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想做” !3分2秒

譬如:看到一个老人摔倒在路上,把老人扶起来,是该做;怕麻烦赶紧躲开,是想做。小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一听到孩子哭,马上去扶,是想做,结果以后孩子一摔倒,就哭着喊妈妈;而另一种做法是观察一下,然后鼓励启发孩子自己爬起来,这是该做,这样孩子就能培养好习惯,而不是一有事就哭着找妈妈。3分39秒

任何人, 无论圣贤、凡夫,在当下最应该做的,一定是义 !所以,先王制礼作乐,就是把“ 天理之所宜”简炼成实实在在的下手处,让君子以至于庶人,皆能依礼而行,做最应该做的事。3分59秒

只不过,该做,跟习性会拉拔,所以比较难;想做,则随顺着习性,比较容易 。圣贤习惯于该做,所以脱离了低级趣味;而凡夫习惯于想做,所以沉沦于低级趣味。4分17秒

君子,狭义而言,是志道之士,已经修道有得,对治习性有了经验;广义而言,凡是有志于成圣成贤的学人,想要效学君子之人,皆可以以君子名之,因上立果名。 修道的特点,不是调伏别人,而是君子求诸己,克制自己的私欲,修改自己的习性。 所以, 义——天理之所宜,正是君子要努力学习、一心专注的地方,君子喻于义。4分54秒

小人,不是坏人,而是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所以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捆绑,不得自在。 利——人情之所欲,正是小人的真实状态,小人心心念念想的就是利,小人喻于利 。5分12秒

思考题3、如何理解“喻”的重要性?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 蕅益大师说:“‘喻’字,形容君子小人心事,曲尽其致。”一个“喻”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君子小人的内心状态,达到了极致的程度。李炳南先生认为:“ 喻,晓,即是知的意思。”这个知,是根据所求而来,求什么,自然关注什么,对这方面就比较精通擅长。 如演员长于表演,而工匠则长于技能,同样“君子但知公义,小人但知私利。”君子在公义方面比较擅长,小人则在私利方面比较擅长。“小人所知之利,不只在钱财,一切有利于己者,皆必为之。钱穆先生认为:“用心不同,故其所晓了亦异。” 君子求义,“于事必辨其是非”,方向最重要;小人求利,“于事必计其利害”,好处最重要。君子、小人计较的重点截然不同 。我的老师认为“ 喻”同“怀”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跟前面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是同样的,因为他心目当中的是这个,所以他全部的精神贯注在这个上头。这个不仅仅是两句话,它是给我们一个做人的标准。平常我们对境起心动念,或者自己静静地观察思惟,内心当中去看一看,那么我们就晓得,自己心目当中所怀的、所念的是什么。7分6秒

喻有浅深的差别 。有一个比喻非常形象,说了三种情形: 一是画在沙滩上,二是刻在木头上,三是刻在石头上 。画在沙滩上,潮水一来,就不见了;刻在木头上,木头烂了才不见;而刻在石头上,那就不容易坏,除非海枯石烂,才磨灭不见。7分36秒

君子喻于义,对天理之所宜,也要刻骨铭心,始终不忘。如果停留于文字的了解、口头上的讲说,那就如同写在沙滩上,境界一来就冲走了,起不到作用。 必须把它刻在心上,成为生命的追求、价值的取向,对境才能如理抉择,才会有跟随而来的言语、行为、习惯的改变。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因为所喻的内涵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生命气象、气质、容貌。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人格品位的高下,就完全取决于这个喻的高下。 喻,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有比较、有竞争的话,那这个喻,才是最核心的软实力、最核心的竞争力。8分33秒

那这个刻骨铭心的喻,从 何而生? 宋儒陆象山于白鹿洞讲此章,曰:“ 人之所喻,由于所习,所习由于所志。 ”于此章喻字外特拈出“ 习”字“志” 字,可谓探本之见。就是说,喻字前面,还有习、志这两个关联字,三个字连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次第,这个次第对君子、小人是一样的。 喻于义、喻于利,皆从不断串习而来;之所以不断串习,是因为君子、小人各有所志,有强大的力量在推动。 只不过君子的志向是成圣成贤,而小人的志向是荣华富贵,从而开演出不同的生命方向,但 从果推因,根本皆在志 。如果顺着因果来讲,君子为学当先立志,然后依照师长所教不断练习,久而久之,自然念兹在兹,无论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时时刻刻不忘宗旨目标,君子喻于义也。而小人受环境影响,追名逐利,熏习既久,自然心心念念,乃至睡梦之中,无不围绕功名利禄,小人喻于利也。9分59篮板

明朝帝师张居正说:“ 君子循天理,有好义之心,又有精义之学。故其立身行己,只在义上见得分明,义当进则进,不然则退,义当受则受,不然则辞。”君子立身处世真正依凭的,是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而不是自己无知的想法,这是一个大前提。 所以古时重民意、察天象,皆是为了掌握自然的法则,并加以应用。 循天理,是君子的标志和特征 。但君子不是天生的,也是一步一步从凡夫学习而来。好义之心,就是发心要成为君子,有了发心,就会去找寻良师益友,去学习圣贤之道,去认识和了解天理。而真正能够把天理运用实践,则必须精义之学,把天理融于日常,对所学融会贯通,审定义理,毫无疑惑,才是学有所成的阶段。那个时候才是真正起行的时候,义就象一杆标尺,对境时一直衡量在前面,符合的就去做,不符合的就不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君子喻于义也。程子曰:“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11分32秒

“小人徇人欲,有怀利之心,又有谋利之巧,故其立身行己,只在利上见得分明,有利则趋,无利则避,利于己则为,利于人则否。”小人遵循的是自己的欲望,看到好东西都想要,所以内心追求功利,为了得到好处,不惜放下身段去吹牛拍马、逢迎讨好,所以小人的立身处世,只是在利益上计较,有好处的就去,没好处就不去,利已的有积极性,利人的就没劲了。12分9秒

对比君子、小人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 所喻的重要,见解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句话,见解决定命运 !所以,同样的喻,同样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喻于义的成了君子,喻于利的成了小人。而且还有后续, 君子上达,最终成圣成贤;小人下达,最终苦不堪言,学人于此当自警醒。君子、小人,最初的起点,相距不远;最后的结果,却是天差地远。 《四书参注》:“陆象山在白鹿洞讲喻义章,学者听之悚(sǒng)然警愓,至有泣下者。可知义利严界,为学者最要关头。”13分8秒

若是对境尚有一念求利之心,则求义之志不坚,留有一隙漏洞,不知何时,就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历史上,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大臣、蓟(jì)辽总督洪承畴(chóu),松山大战失败,被清军俘虏,一开始绝食数日,拒不投降。皇太极动用所有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最后范文程出面,洪承畴仍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与他谈古论今,悄悄察言观色。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不动声色,告辞出来,回奏太宗:“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最后洪承畴在糖衣炮弹的进攻下举手投降。可以说,洪承畴不是败给了清军,而是败在夹杂的 一念求利之 心上。14分22秒

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理宗的大臣文天祥也遭遇了同样的境遇,也是兵败被俘,元世祖忽必烈非常器重,屡屡派宋理宗、同朝大臣、亲人相劝,均遭严词拒绝,最后慷慨就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洪承畴,文天祥是胜在喻义深笃,纯洁无染,所以心志如钢,宁折不弯。15分

思考题4、辨析君子、小人的命运,有哪几个关键?

辨析 君子、小人的命运,其中有几个关键。一是所受的教育不同。 既然“义”是人生最正确的选择,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满足于“利”,社会上也是君子少、小人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区别就在于所受的教育不同。君子接受的是圣贤教育,所喻辽阔宽广,目标高远;而小人没有因缘接触到圣贤教育,所喻狭小短浅,只看到眼前。而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好环境推动求义;而小人则身处逐利的环境,耳濡目染,自然染上了铜臭。《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5分52秒

二是依凭的道理不同。君子依凭天理,小人依据人欲,小人之所以喻于利,有一个很深的邪见。在小人看来,天理之所宜,是强迫自己,违背自己的意愿;而人情之所欲,是自己的心意 ,所以求义有压力,求利才顺心,没什么不好。这是一种极其愚痴的想法。因为这个所谓的顺心、意愿,并非我们的良知,而是烦恼,随着烦恼而做出的行为,不仅不能离苦得乐,反而让人离乐得苦。因为凡夫的想法太情绪化了,“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岂非惑矣。”人心有害,道心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所以君子克己复礼,就是为了断除烦恼,消除这些祸害之因。15分48秒

而且一件事情的成功,一定有必然的道理,天理一定蕴含在其中。如果违背天理,任意妄为,那尽管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不会有好结果,反而带来严重的祸害。譬如,一个人心智的成长,必须经过人事的历练,接受各种境界的考验,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但很多父母自己小时候吃过苦,所以不想孩子这样,从幼儿园开始,就到处给孩子疏通各种关系,争取特殊照顾,创造各种顺缘,不让他遭遇一丁点的挫折,这样做的结果,最终一定是孩子深受其害。因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寒冬的考验,习惯了顺境的孩子,一旦遭遇逆境,很难跨越过去。因为人材培养的规律不是这样的。《孟子·告子下》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现在样样给他顺缘,培养出来的绝不是钢铁巨人,只能是一只小绵羊。18分10秒

三是利益的观待不同 。在君子,义利只是一事。求义,有了树根,枝叶花果自然有,利不求自得;但若是夹杂求利之心,则义也变成利。故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只在诚意求义。在小人,义利别别相违,认为义跟利是两件事,不能兼得,所以两权相较,只是求利。蕅益大师说:“喻义,故利亦是义。喻利,故义亦是利。”生命的重心,是求义,还是求利,这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须扪心自问,不可有一丁点含糊和马虎。18分58秒

其实,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不是求来的,皆是积德所感,厚德载物,德,才是利乐之生源。君子志在圣贤,致力修齐治平,行无边善,积无边德,自然天禄加身,富贵不求而自得。舜帝就是以大孝而尊为天子。《中庸》上说:“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而小人不重德行,注重投机钻营,一心妄求,不从因上下手,种豆岂能得瓜,蒸沙岂能做饭,所以只是白费心机而已。19分35秒

总结一下, 义、利是君子、小人的分水岭,重点落在喻字上,就是反观我们自己,心心念念、所思所想、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作不了的。唯独义,才是最值得我们每个人,真正打起全部精神、把生命全部押上去、全力以赴去追求的 。因为义把高深莫测的天理,与浅近实在的下手处,作了最紧密的联结,如同架起了一道可以登天的天梯!循次而上,可以一步一步迈向生命的至高点。20分16秒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思考题 1、我们对义有什么误解?为什么义才是对我们最有帮助的?

义,见义勇为、大义灭亲、舍生取义,这些崇高伟大的字眼往往被我们误解。为了义,要挺身而出、要与亲人断绝关系、甚至要舍弃生命,义好象很危险,所以,我们怯弱的心灵不太敢跟义沾边,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其实义,才是我们最需要、最有帮助的。义者,宜也。义,是合宜、适宜的意思,就是当下最应该做的。如果每个当下都做了该做的,那么这个人生就是一个无错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思考题2、“该做”与“想做”有什么不同,哪个才是真正对人有益?

天理之所宜,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该做”!人情之所欲,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想做”!

任何人,无论圣贤、凡夫,在当下最应该做的,一定是义!先王制礼作乐,就是把“天理之所宜”简炼成实实在在的下手处,让君子以至于庶人,皆能依礼而行,做最应该做的事。

思考题3、如何理解“喻”的重要性?

君子、小人计较的重点截然不同。我的老师认为“喻”同“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跟前面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同样的,因为他心目当中的是这个,所以他全部的精神贯注在这个上头。这个不仅仅是两句话,它是给我们一个做人的标准。平常我们对境起心动念,或者自己静静地观察思惟,内心当中去看一看,那么我们就晓得,自己心目当中所怀的、所念的是什么。喻有浅深的差别。有一个比喻非常形象,说了三种情形:一是画在沙滩上,二是刻在木头上,三是刻在石头上。画在沙滩上,潮水一来,就不见了;刻在木头上,木头烂了才不见;而刻在石头上,那就不容易坏,除非海枯石烂,才磨灭不见。君子喻于义,对天理之所宜,也要刻骨铭心,始终不忘。如果停留于文字的了解、口头上的讲说,那就如同写在沙滩上,境界一来就冲走了,起不到作用。必须把它刻在心上,成为生命的追求、价值的取向,对境才能如理抉择,才会有跟随而来的言语、行为、习惯的改变。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因为所喻的内涵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生命气象、气质、容貌。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人格品位的高下,就完全取决于这个喻的高下。喻,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如果说,人与人之间有比较、有竞争的话,那这个喻,才是最核心的软实力、最核心的竞争力。

见解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句话,见解决定命运!所以,同样的喻,同样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喻于义的成了君子,喻于利的成了小人。而且还有后续,君子上达,最终成圣成贤;小人下达,最终苦不堪言,学人于此当自警醒。君子、小人,最初的起点,相距不远;最后的结果,却是天差地远。

思考题4、辨析君子、小人的命运,有哪几个关键?

辨析君子、小人的命运,其中有几个关键:

一是所受的教育不同。君子接受的是圣贤教育,所喻辽阔宽广,目标高远;而小人没有因缘接触到圣贤教育,所喻狭小短浅,只看到眼前。而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好环境推动求义;而小人则身处逐利的环境,耳濡目染,自然染上了铜臭。《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二是依凭的道理不同。君子依凭天理,小人依据人欲,小人之所以喻于利,有一个很深的邪见。在小人看来,天理之所宜,是强迫自己,违背自己的意愿;而人情之所欲,是自己的心意。

三是利益的观待不同。在君子,义利只是一事。求义,有了树根,枝叶花果自然有,利不求自得;但若是夹杂求利之心,则义也变成利。故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只在诚意求义。在小人,义利别别相违,认为义跟利是两件事,不能兼得,所以两权相较,只是求利。

跪求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1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摭拾zhí)

2.B(A项去掉“发射”后面的“的”。C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用语不当。D“安排”与“布置”不搭配,应去掉“的布置”)

3. (4分)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给你一个东海;如果一棵树代表一份快乐,我送给你一片森林。(各2分。)

(①从标点看,应仿写后两句。第一句中含有大与小的关系。②根据第一句提示,所写的两句前一句是“祝福”,后一句是“快乐”。③必须写具象的,不能写抽象的。④每句2分,所写内容必须是“祝福”“快乐”,否则全不得分;内容正确的则看形式,形式各1分。)

4.(5分)态度鲜明1分。理由成立4分。

我为之叫好,应该给网络热词“转正”。(1分)这是语言发展的生命力的表现。(2分)既是热词,就说明它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受到群众的喜爱。(2分)

我认为应该慎重。(1分)网络热词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往往只能哄传一时,日久就会变得费解。(2分)网络热词缺乏规范,往往随意而为,科学性不够。(2分)

(如从主流媒体的角度入手,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只写态度完全不写理由不给分,有态度但理由错,给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A (赶往)

6.C (①所读皆为经书诸子,当属。②仅交代动作。③彬彬有礼,举止优雅,当属。④是小儿的话,争相领受刑杖,当属。⑤仅交代一件事情 ⑥人去室空,不愿为尘俗所扰,侧面写其隐逸风范,当属。)

7.B (随老者父子前去郡衙,无中生有)

8.⑴这两个孩子外表看上去很值得欣赏(或看上去举止很优雅),绝对不像农家子弟。(“人物”、“可观”、“类”各1分。)

⑵陈元忠坚持追问,原来是他的大儿子在集市外卖果子未纳税,被集市小吏抓了。(“固”、“鬻”、被动句各1分。)

⑶我老迈无能,全靠这儿子供养,如果他(今日)受不了杖责(出现意外),那么明天我就没有吃的了。(“藉”、“赡给”、“渠不胜杖”、“翼日”各1分。)

附参考译文:

陈元忠,字少魏,是漳州龙溪县人氏。客居南海县,曾经因为参加礼部会试,经过南安县。恰逢天色已晚,赶到县城尚有一段较远的路程,就投宿到一户农户家里。那农家几间草屋,周围有茂密的竹林绿树环抱,很是可爱。主人是位老者,虽然穿的是麻衫草鞋,可是行为举止谈吐应答就像读书人一样。案桌上散着些书籍文章,一看都是经书和诸子之类的。陈元忠询问老者说:“您教导儿子读书吗?”老者说:“我们家只是种园为生而已。”陈元忠问:“您也进城做买卖吗?”老者说:“我十五年不出去了。”陈元忠问:“那您藏书有什么用途?”老者说:“只是偶然有了这些。”于是又随便谈了些其它话题。过了一会儿,风雨大作,他的两个儿子披着蓑衣扛着锄头回家了。大儿子大约十八九岁,小儿子十四五岁,他们把锄头靠在一边,上前向客人施礼作揖。两个孩子看上去举止很优雅,绝不像农家子弟。老者献上饭食羹汤招待客人,不再与客人交谈。

黎明时分,陈元忠告辞离去,到了城里因事滞留了一天。偶然到街市上去,看到老者神色仓惶地走过,陈元忠追上去问他说:“您说十五年不进城,为什么现在到了这里。”老者说:“我有急事,不容我不出门了。”陈元忠问他什么缘故,他不肯说。陈元忠坚持追问,原来是他的大儿子在集市外卖果子未纳税,被集市小吏抓了。陈元忠就替他去见监征官员,到了那儿,大儿子却已被捕送到郡衙去了。老者与小儿子一起到了审讯庭上。那长子要受杖刑,老者恳切地对郡守说:“我老迈无能,全靠这儿子供养,如果(今日)他受不了杖刑(而出现意外),那么明天我就没有吃的了。我希望由我自己来替他领受杖刑。”小儿子说:“老人怎能受杖刑,我希望替哥哥受刑。”大儿子又认为罪过在自己,情愿受刑。三人相争不能决断。小儿子来到父亲身边耳语,仿佛要有所请求,老者斥责了他,小儿子一定要上前陈说,郡守有所疑惑,叫他上前问他说些什么。小儿子说:“我父亲本来是带职正郎,宣和年间多次担任州郡长官。”老者急忙拉他的衣服让他退下来,说:“小孩子放肆乱说。”郡守问道:“朝廷授官的文书还在不在?”小儿子说:“现在捆成一束放在瓮中埋在山下。”郡守立刻派吏员随小儿前去挖开取出,果然找到了那些文书。郡守随即请老者上坐,(向老者)道歉并释放了他的长子。第二天又屈尊前去拜访,那一家已人去室空了。世上那些贪慕奢华沉迷利禄卖力自夸的人,听说到他们的风范就要汗颜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2分)颜色青翠(色)、亭亭玉立(高高挺立:姿态)、露珠闪烁(荷叶光滑:质)、随风摇曳(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

(2)(4分)用美丽的树阴,如黛的远山,如水的月色,天空的云彩,空蒙的夜色,(2分,至少答出2点,一点1分)为荷花创设了一个宁静优雅清幽朦胧的环境,衬托荷芳香洁净孤高优雅的美好姿态,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效果3点,共2 分,一点1分,答出2点即可)。

(3)(4分)不赞成(1分)。“瘦”虽与物态不尽相符,但时值初秋,日当傍晚,以“瘦”字形容荷花,描绘出荷花亭亭独立之美,是作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作者喻其为凌波仙子,以“瘦”相称,充满爱怜之情。(2分)“腻”是触感,而荷可远观不可亵玩。(或答“腻“则不这样的效果亦可)(1分)

赞成(1分)。因为“腻”字,可写出荷的细腻柔滑的特点。(2分)荷花体态丰满(荷叶肥大,润泽,荷茎圆润,荷花繁密),说其“瘦”与物象不符。(1分)(只有态度没有理由不得分,有理由无态度扣1分,有态度理由错酌情扣分)

附简要赏析

这首咏荷词描写的初秋时节,黄昏月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清虚骚雅,暗香袭人,天光云影间,山容水态貌给人一种幽静温馨的氛围。

全词运笔极有层次。先写出了荷塘的总体风貌。清秀稀疏的树影环绕着十里横塘,入晚的荷芳幽静独立散发着芳香。本句在用杜甫《曲江对雨》诗中“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三、四句拉近了人们的视野,由远及近。写水中荷花,写花下荷叶。“胭脂雪”,意红白相杂之色。苏有诗云“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夜光”借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荷花飘香,水珠着色,不由使人心神向往。

下片拉开镜头,写水边群山,写荷上明月,山黛空蒙,月波流转,倒蘸波间,融成一个清幽朦胧的境界。黄庭坚有《西江月》,曰:“远山横黛蘸秋波”似与此同情。不由使人觉之“山眉水目,顾盼含情”的女子袅袅出现。“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荷花又称为凌波仙子,语出曹植《洛神赋》,“灼若芙蓉出绿波”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故得名。面对荷花香艳,凉夜清风的美景,作者不由发慨叹:良宵美景令人魂牵梦萦,就将此夜交付给它吧。

这首赏荷词,词风清韵,如月下荷塘,清新雅舒,暗香袭人。赏荷而不仅见荷,天光云影,山容水态皆入眼帘,而处处都烘托出一种赏荷时的恬淡温馨的气氛。遣词造句中,精挑细拣,“秀、静、瘦、远”字字含情。有人谓“莲体实肥,不宜言瘦”,(王若虚《滹南诗话》)并尝易“腻”字,意虽同物,而词境界全无。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不悱不发

(2)日月忽其不淹兮 恐美人之迟暮

(3)不尽长江滚滚来

(4)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5)则天地曾不能以—瞬

(6)相逢一笑泯恩仇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答“比拟”“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亦可,其中“想像”和“虚实结合”同时答只算一点,即共4点,答对2点即可)(2分)。写出了窄巷的幽深、寂静和古老。(2分)

12. (6分)(1)首先直接描写边街的屋宇黝黑、蛛网密布等特点,表现边街的历史悠久。(2)其次描写窄巷的幽深、狭窄,来表现边街的古老。(3)最后通过描写窄巷的人,表现了边街人的守旧与封建、善良与韵致。(4)文末抒情,表达对边街老区的留恋与叹惋。(每点2分)

(或:①1-7节:写边街的特点,表现其古老悠久;②8-14节:通过描写窄巷的人,表现了边街人的守旧与封建、善良与韵致;③15-16节:文末抒情,表达对边街老区的留恋与叹惋。)

13. (4分)(1)表达作者对边街老去,逐渐被遗忘的一种慨叹、遗憾和无奈之情,(2分)(2)也希望人们重新去找回、追寻先人身上值得继承的古朴、善良等美德。(2分)

14.(6分)(1)德全先生是边街文化人士的是一个典型代表,通过其写对联一事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边街名士风的赞美。(2分)

(2)德全先生写对联这件事,牵带出了众多的边街人物,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表现了边街古朴的民风。(2分)

(3)德全先生是边街的一个文化符号,边街人对德全先生的迷信,象征了边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恪守和盲目崇拜,形象地说明边街文化被历史淘汰的必然命运。(2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6分)前一个指《红楼梦》的深邃内蕴;(3分)后一个指《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内心世界和艺术世界。(3分)

16.(6分)(1)《黛玉传》故事设计巧妙,对文体也苦心经营,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2)借此强调文体、语言十分重要的思想。

(3)借此批评急功近利自以为是信口戏说糟蹋名著的心态与做法。

(4)倡导建构拒入流俗坚贞静默孤高自持的作家人格。(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7.(6分)(1)重视对生命的体悟;拒绝流俗,抛弃只重量不重质的急功近利的做法;(2)尊重民族先贤,敬畏名著,认真汲取艺术营养;(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语言技巧。(每点2分,)

(调整为:①考究文体,追求表达的质;②重视对世界对生命的体悟;③保持对古典和民族先贤的敬畏之心。)

七、作文(70分)

评分标准:参考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10分)

19.(6分)人曰/文人之与著书无别/此以见其才也/浅则才于何见/予曰/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每处1分)

20.(2分)博雅 风姿(各1分)

21.(2分)李渔(笠翁) 清朝(或:明末清初)(各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 ( A )( D )

A项中应为浪漫主义;D项中应为周萍与四凤的暧昧关系。

23.简答题(10分)

(1)(4分)①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在看到女儿把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但当他看到太太气得晕死过去时,马上放弃了金梳妆匣。因为如果气死了太太,按法律女儿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狡诈的葛朗台知道因小失大划不来。

②葛朗台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③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他要求女儿把他推到密室的门口,并且死把着钥匙不肯放。

④他在病重之时,还要求女儿把金币拿到他面前,这样他感到心里暖和。(答到其中一点并阐释得当,即可得4分)

(2)(4分)晴雯之死原因有二:一是她长得太漂亮,很像林黛玉,而王夫人生怕有这样一个“狐狸精”在宝玉身边,会把宝玉的魂勾走,所以一定要把她赶出大观园;二是因为袭人忌妒。晴雯判词云:“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去掉判词)袭人怕自己在宝玉身边的地位受到动摇,于是向王夫人告状,说晴雯的不是(中虽未明说,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袭人),这又加深了王夫人对晴雯的仇视。(每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4分)短视,自私(或“只要自己看得见的欲望满足。”) (2分)

对自然与社会的发展缺少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没有审慎和敬畏之心。(2分)

25.(3分)自由、民主、法治、平等各种价值;相应的社会政治建制;人类几千年的人文与宗教传统。(每点1分)

26.(8分)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未来要持有乐观态度,(1分)但是不能没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2分)不能允许文明进程中的负面因素恶性膨胀。(1分)人类不必由悲观陷入绝望,(1分)因为毕竟人类文明产生野蛮性的同时也在产生着抑制它的抗体,(1分)人类应该有自我调节的能力,(1分)尽管这种调节艰难而漫长。(1分)

《傲慢与偏见》第十七章翻译

? 第二天伊丽莎白和简说了昨天她和韦翰先生之间的对话,简在听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同时对韦翰先生也表示同情。她不知道该不该这么认为达西先生不值得宾利先生这样对待。但是怀疑像韦翰先生这样一个拥有英俊外表的男子是否诚实并不是她的本性。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忍受着这种不善的对待激发了她的同情心,因此她只得认为他们两位先生都是好人,替他们双方辨白,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都解释做意外和误会。

?简说:“我认为他们双方都受了人家的蒙蔽,至于是怎样受到蒙蔽的,我们当然无从猜测,也许是哪一个有关的人从中挑拨是非。简单地说,除非是我们有确确实实的根据可以责怪任何一方面,我们就无从凭空猜想出他们是为了什么事才不和睦的。”

“没错。我亲爱的简,那么现在,你将替这种关心此事的人说点什么呢?帮他们澄清一下吧,不然又要怪罪到某个人身上了。”

“你想怎么取笑就取笑吧,反正你不会笑掉我的意见。我亲爱的姐姐,你想一想达西先生的父亲生前是这么地疼爱这个人,而且答应要抚养他,但达西先生本人却这样亏待他。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人会这么的无情,没有人会这么不尊重自己的人格。难道他最亲近的朋友就要这样受他欺骗吗?不,绝对不可以!”

“我还是认为宾利先生受了他的蒙蔽,不认为昨天韦翰先生和我说的是生编捏造的。名字、,所有的一切都说的有根有据。如不是这样,让达西先生来反驳这一切。而且你只要看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没有在说谎。”

“这真的很难辨别,真的。一个人不知道要思考什么。”

“说句你不见怪的话,一个人确实知道要思考什么。”

但是简只能想到这一层—那就是宾利先生,如果他没被欺骗,当这件事情被公开后,他将会遭受的更多。

两位年轻的**正在矮树林里谈得起劲,忽然家里派人来叫她们回去,因为有客人上门来──事情真凑巧,来的正是她们所谈到的那几位。原来内瑟菲尔德花园下星期二要举行一次盼望了好久的舞会,宾利先生跟他的姐妹们特地亲自前来邀请她们参加。两位娘儿们和自己要好的朋友重逢,真是非常高兴。她们说,自从分别以来,恍若隔世,又一再地问起简自从上次分别后在做些什么。她们对博内特府上其余的人简直不理不睬。她们尽量避免班纳特太太的纠缠,又很少跟伊丽莎白交谈,至于对别的人,那就根本一句话也不说了。她们一会儿告辞了,而且那两个姐妹们出于她们的兄弟宾利先生的意料之外,一骨碌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拔腿就走,好像急于要避开博内特太太那些纠缠不清的繁文缛节似的。

博内特一家对内瑟菲尔德花园即将举办的舞会感到非常满意,以至于博内特太太在考虑是否要夸奖一下大女儿。当收到来自宾利先生的亲手邀请函而不是普通邀请函时,她这个想法更强烈了。简觉得自己在那天晚上和两个朋友一起会过得非常快乐,并且还会受到先生们的注意。伊丽莎白觉得和韦翰先生一起跳舞非常激动,顺便看看达西先生的表情和举止。由凯瑟琳和利迪娅点燃的热情并不在具体某件事或某个人。虽然她们俩像伊丽莎白一样想前半夜和韦翰先生跳舞,但是他绝对是唯一能使她们快乐的人。玛丽一再向家人保证一定会去参加舞会。

“当我能对自己说声早安时,”玛丽说,“我觉得这就够了。我认为偶尔参加一下晚上的聚会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大家都应该有社交生活。我认为谁都少不了要不些消遣和。”

伊丽莎白的兴致很高,一想到虽然她不用和柯林斯先生说话,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想问他是否接受宾利先生的邀请。如果他也去,不管他觉得加入那晚的聚会是否适合。出乎伊丽莎白的意料之外,柯林斯先生对于做客问题毫无犹豫,而且还敢跳舞,一点不怕大主教或凯瑟琳·德·包尔夫人的指责。

“老实告诉你,这样的舞会,主人是一个品格高尚的青年,宾客又是些体面人,我决不认为会有什么不好的倾向。我非但不反对自己跳舞,而且希望当天晚上表妹们都肯赏脸。伊丽莎白**,我就利用这次机会请你陪我跳头两场舞,我相信简表妹一定还会怪我对她有什么失礼吧,因为我这样尽先尽后有正当的理由。”

伊丽莎白感觉自己完全被骗了。本来她早就打算好和韦翰先生跳舞,没想到柯林斯先生突然作梗。她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沮丧过,但是没办法,柯林斯先生的幸福和她的幸福不得不耽搁一下了。于是她非常和颜悦色地接受了这一请求。她一想到柯林斯先生如此殷勤是别有用心,她就有点不太乐意。她首先想到她在众姐妹中被选中因为被认为是最适合做汉斯福德教区的太太的,而且当罗新斯没有更适当的宾客时,打起牌来要是三缺一,她也可以凑凑数。这个想法马上得到了证实,因为她发现柯林斯先生对她更殷勤了,一直听他夸奖自己聪明活泼。虽然从这场风波足以想见她的诱人的魅力,她可并不因此得意,反而感到惊奇,她的母亲不久又跟她说,他们俩是可能结婚的,这叫她做母亲的很喜欢。伊丽莎白对母亲这句话只当作没有听见,因为她非常明白,只要跟母亲搭起腔来,就免不了要大吵一场。柯林斯先生也许不会提出求婚,既然他还没有明白提出,那又何必为了他争吵。

如果内瑟菲尔德没有这场舞会,那么博内特家的**们这时候会在梅丽顿。但是由于这几天接连下雨,所以她们去不了那里。她们看不了姨母和那里的军官。她们连蹯鞋上要用的玫瑰花也是叫别人去代买的。甚至伊丽莎白也对这种天气厌恶透了,就是这种天气弄得她和韦翰先生的友谊毫无进展。总算下星期二有个跳舞会,这才使凯蒂和利迪娅雅熬过了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和星期一。

五柳先生传的课释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8〕,不蔽风日,短褐穿结〔9〕,箪瓢屡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12〕:黔娄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贫贱〔14〕,不汲汲于富贵〔15〕。”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6〕?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17〕?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徐鹏)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何等样人。〔2〕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7〕造:去、到。〔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11〕晏如:安然自得。〔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14〕戚戚:忧虑的样子。〔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先生。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浔阳人(一说宜丰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汉族(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考证陶为奚族人,但其证据略显薄弱)。(《宋书》隐逸传云:“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未得到证实),谥称靖节居士,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元勋重臣,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作过武昌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词语解释

〔1〕何许:何处,哪里。

〔2〕不详:不知道。详,详细地知道。

〔3〕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相当与“矣”。号,别号。

〔4) 荣利:荣誉,利禄。

〔5〕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含义,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甚:过分的。

〔6〕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

(7)性:人的本性。

(8)嗜:爱好,喜欢。

(9)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

(10)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或:有时。

(12)置酒:准备酒。

(13)招之:邀请他。

(14)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到……去。辄,就;尽,指喝完。

〔15〕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

(16)既:既然

〔17〕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预期。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8〕环堵(dǔ)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19〕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20)晏(yàn)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21)箪(dān)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22〕自娱:使自己欢娱。

(23)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24)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

(25)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26〕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27〕戚戚:忧虑的样子。

〔28〕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29〕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先生。若人 。

(30) 极:推究。

(31)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

(32)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33)俦:类。

(34)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35)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语言现象

古今异义:

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旧:古:旧交,旧友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今:过去的,过时的

一词多义:

以:1、因以为号焉 翻译为介词,把、用

2、以此自终 翻译为凭借或连词,不翻译

之:1、或置酒而招之 翻译为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翻译为助词,的

言:1、闲静少言 翻译为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翻译为言语,话

如:1、晏如也 翻译为......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翻译为像

词类活用:

详: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亲旧:没有活用(原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为错解,此为正解,请多多包涵),亲戚朋友。

以“乐”其志,乐:名词(快乐)用作动词(使……快乐)

通字:

曾不恡(lìn)情去留,“恡”与“吝”是通字,“吝情”可以解释为:挂心 在意

陶 渊 明 简 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主要内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

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化

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总体概括

五柳先生:

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志趣

读书:环堵萧然, 晏如也

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宅边有五柳树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不”字为一篇眼目

——九“不”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恬淡自足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

还希望能得最佳~\(≥▽≤)/~啦啦啦

五柳先生传评析

《五柳先生传》赏析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

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猛志逸四海”。《饮酒》诗中又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对年近四十仍然功业无成,颇为感慨。中年几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又加上性情耿介,不会圆滑,难免不惹祸患,便毅然归田。他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他的可贵处就在于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五柳先生传》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全文不长,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间。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却能做到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艺术功力。

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飘忽,也起得风趣。但不要轻轻看过,以为只是作者的趣笔,实则其中隐含深意。“许”做“处所”解,“何许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视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却不知何地人,可见他不在流俗观念之中。古人又是重声名的,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希图能够声名不朽,而先生却连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为号,可见他又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不仅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说足,而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来便使“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极平淡,味极深醇,这就是苏东坡评陶诗所说的“似癯实腴”的境界。作者《归园田居》诗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传》文的“宅旁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又隐隐散发出一股田园气息,映衬出一个田园幽居者的形象,可以说没有一点闲笔墨。锺嵘评陶诗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同样可以移来评他的文。

“闲静”二句用正叙点出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情操。正因为不为荣名利禄动心,所以能守志不阿,也因此才高出于流俗之上。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话是比较能说到点子上的。“闲静少言”与“不慕荣利”相照应,“闲静”即不尚交往,“少言”即不喜应酬,也就是陶诗中所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意,二句前后呼应,互为补充。

下面集中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分四个方面写,中心则突出其悠然自得的情调。“好读书”四句是讲读书。对于“不求甚解”,解法一向很有分歧,其实它只是对下文“会意”而言的。意思是说读书不求对书的系统的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会己心、惬已意者,也就是从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作者《赠羊长史》诗说:“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是这种读书态度的最好说明。“性嗜酒”八句是讲饮酒。“造”当“到”解,“造饮”即到那里饮酒。“不吝情”是“不系恋”、“不在意”之意。亲旧招饮,造饮则醉,却不以去留为意,见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更为浓足。作者《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曾说:“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这几句便是写他醉酒陶情的意态。“环堵”五句是写安贫。“堵”即“墙”,“环堵萧然”就是四壁空空。“短褐穿结”是说穿的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箪瓢”分别是盛饭水器,“箪瓢屡空”即饮食不继。“晏如”是安然的样子。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却处之坦然。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见出先生的高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平和的一面时说,他“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这里所写的境界。“常著”四句是写著文,他吟诗作文,用意也是在示志娱情。示什么志,娱什么情呢?就是本篇传记中所写的高志奇情:憎恶世俗,守志于田园,甚至是陶醉于田园。他借文章“导达意气”,自乐其志,所以忘怀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终。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风神宛然。古人说文章作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陶文够得上这样的标准。

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黔娄”见于《高士传》,是齐国一个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黔娄之妻的话见于《列女传》。“戚戚”是忧愁的样子,“汲汲”是热中追求之意。“其言”句意思是,黔娄之妻的话所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兹”是连词,起承接作用,有“则”、“斯”之意。“若人”,这个人,指五柳先生。如果我们把《传》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那么也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赞”中这几句话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可以说是“赞”体的“明”的作用。“无怀氏”见《庄子》,“葛天氏”见《吕氏春秋》,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陶渊明常用古史传说指称自己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即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时代。《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羲农”即指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时代。赞赏五柳先生简直是无怀氏、葛天氏时代的老百姓,等于说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文章的境界更高了,文章的思想也进一步升华了,可以说是“赞”体的“助”的作用。作者的《与子俨等疏》说:“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里写的显然是这种生活的折射。

《五柳先生传》在写作上的特色,还有以下几点值得一提。

我国史书比较发达,传记一类文字也出现较早。《史记》《汉书》都包括大量人物传记。但是这些都是史传,本质上属于历史。所以,尽管它们也具有文学性,甚至被称为“传记文学”,对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舍,但总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迹。《五柳先生传》不同,它是纯文学性传记,不等于人物的纪实。说《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况”,也只是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以为这就是陶渊明的全部真实,便未必妥当了。比如“闲静少言”四个字就很值得推敲。在对世俗一面来说,陶渊明是“闲静少言”的,所谓“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可是在另一个生活圈子里,他既不“闲静”,也不“少言”。他和田园中的农户“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和志同道合的佳邻好友“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都是“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另外,他在实际生活中也不是整天那样悠然。由于他是“欲有为而不能者”,心情并不能完全平静。五十岁时写的《杂诗》还在说:“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对壮志未伸、年华虚度竟然焦灼到整夜不得安眠,哪里悠然呢!他的生活不断下降,“夏日抱长饥,寒冬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有时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向人乞讨去了,也是无法一味“晏如”的。他还写了《述酒》《咏荆轲》《读山海经》等诗,写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那样的诗句,对时事的激烈情绪溢于言表,可见也没有完全遗世,成为无怀氏、葛天氏王国里的公民。所以《五柳先生传》虽是自况,却不等于全面纪实,而是创作。它不拘人物之迹而传人物之神。对于陶渊明来说,虽然并不符合全部实迹,却比任何史传的记载更能表现出陶渊明的风貌。它着重刻画出一种人物精神,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为“陶渊明精神”,这是作者理想的、衷心倾慕的、在诗文作品中竭力表现的精神,也是作者千百年来给人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这就是艺术和典型的力量。《五柳先生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传记,开创了文学传记体,隋末唐初人王绩作《五斗先生传》,即承其流。这是一。

第二、如果我们稍微细心一点,便会发现,本文对人物的描写,大半都是总结性语言。从性情品格到读书、饮酒、处贫、著文各方面生活,无一不是概括性的结论。好像作者在给五柳先生做鉴定。没有写一件具体事实,但每一项中都包含大量的事实,所以,简约的语句中含有丰富的内容,高度凝练。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但是特点并不就是优点,用总结性的语言刻画人物,也可以写得干枯,而且很容易流于抽象、概念。本文的妙处在于,虽然使用结论式的语句,却决不抽象化、概念化。每一条都含有丰满的生活意境;逐条叙来,又具有诗一般的韵味。这是因为作者提炼出来的结语,已经充分生活情态化、形象化、诗化了,显示了作者概括生活、表现生活的巨大能力。两晋时期玄风盛行,清谈玄言崇尚用简约的语言表述深奥的意蕴,那时连品题人物也讲究隽语传神,我们可以在《世说新语》中看到这方面的具体描写。影响及于文风,便取精约明净,简语传神。陶文的这一写法可能与这种风气有关。

第三、作者写《五柳先生传》,着重刻画五柳先生的精神,不是无谓的。显然是颂扬这种精神和这样的生活态度,也显然是以这种精神和态度睥睨世俗。所以《五柳先生传》不仅是自况,还是自许、自赞。但是这赞许之意,并不直接诉诸文字,而是寓于字里行间。于叙事中见颂扬,于颂扬中见兀傲。粗粗读来,作者只是不动声色地勾勒人物形象,转一体味,扬己傲世之意尽在其中。“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箪瓢屡空,晏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些平平淡淡的似乎完全是客观叙述的语句中,包含多少颂扬与自我肯定!“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不言傲世,傲世之意自在言外。这是很高的写作本领,压抑着满怀不使流泄,结果笔端饱含感情,表现得更为含蓄,也更有感人力量。

第四、文字的特色也值得注意。朱熹评陶渊明的诗说:“平淡出于自然”。陶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非常朴素质实,决不选声设色,讲究词藻色彩的华美。有柳有宅已足够了,便无取乎绿柳黄墙。《归园田居》诗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也只取桃柳绕屋,而不讲桃红柳绿。作者在这一点上,与在他之前的郭璞、之后的、同时的颜延之,都大异其趣。他的表现方式则纯取白描,只是用平淡的语言直叙情事,摹状物象,使人好像透过玻璃观物,不觉其有语言文字,而直触到其中的事、物、情。作者的文笔又极其自然,如清溪流水,随物曲折,如白云浮天,舒卷自如,读起来丝毫没有吃力之感。宋人杨时说,陶渊明“冲澹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话是不错的,用力学便不免做作,做作也便无法自然。必须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方能造自然之境,自然与“率意任真”分不开。但就文字表现上来说,平淡自然又不是率尔操觚所能办到的。文字要运用到十分圆熟的地步,才能达到平淡自然的境界,所以它是文字的高境。这里不是说只有平淡自然的文章才好,而是说平淡自然是文字的高格之一,是文艺百花园中独具风韵的一朵奇葩。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想不通佛教的问题

因果报应遵循哪些定律?2009-08-21 21:48

佛典中所说的因果报应,遵循的是因果律,大略包含5个定律:

一、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

亦即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杂乱,也不可能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

不管人们是否相信,因果报应的铁律都是宇宙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众生所造的业必定遵循这不变法则,同类因必生同类果报,善业必生善报,恶业必生恶报,善恶杂造业(黑白业)必生善恶夹杂果报,有漏业必生有漏果报,无漏业必生无漏果报……无有错谬,丝毫不爽。

善恶因果,主要依众生的相互关系而建立。对他人于自己之损益恩怨施以报偿,是一种本性。这种本性相似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物理定律。“业”有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称为“业力”,为佛经所说世间四种不可思议力(佛力、神通力、龙力、业力)之一。四种不思议中,神通力、龙力都没有业力大,佛家说:“神通敌不过业力”。在业力面前,多大的神通也会失效。《南传弥兰陀王问经》载:弥兰陀王问神通与业力之不可思议孰为大,龙军罗汉答道:“于此不可思议中,业之成熟力非常猛烈及更强大。”就是佛力,尚不能随意卒消定业。只要身在众生生死界,造了善恶业,便无法摆脱所造业力的束缚,无处逃避善恶业果报的追逐。

有一个故事:有四个仙人,各各神通自在,以天眼看见将受恶报而死,力图以乃尽其所能,上天入地,赴雪山,入海底,结果仍无法摆脱如影随形般的业报(见《增一阿含经》卷二三等)。善恶业必生同类果报,还意味着:一个人若既行善又作恶,则其善恶各自生果报,不可能互相抵消,不可能用行善的方法消灭恶业之恶报,而恶业再大,也不能消灭起所作善业的善报。《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佛言:

“夫人修福,不与罪合,不共和故,要须方便,令得灭罪。”

谓善恶各有其果报,不相混合,若要消灭恶业罪报,必须用能消灭恶报的方法(修学智慧等)。

二、自作自受,不由于他

众生既然以自我为中心而造业,有一个造业的“俗我”,其所造业的果报,按因果决定不杂乱等缘起义,只能由造业主体的相续变化来承受果报。而众生现在所承受的业报,必定是自己前生宿世的业力所感。就象饮食睡眠,不能由别人替代,就是至亲如父母子女,也不能互相承受业报,只能是自作自受,不必怨天尤人。《泥犁经》载佛言:“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

《无量寿经》佛告诫世人:“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三、业因多类,果报五种

众生所造能生必然果报的业,从作为生果之因的角度,佛典作了二因、三因、六因、十因等多种分类。

二因:贪*等多作则*欲愈益增长,如渴饮咸水,愈饮愈渴,这样的业因叫做“习因”或“同类因”。善恶业因能生后世的果报,这样的业因叫做“报因”或“异熟因”(异时异地而成熟)。

三因:生因(异熟因)、习因、依因(识等之所依)。

六因:见《俱舍论》。能助成或不障碍果报出生的业因叫做“能作因”;互相依存而生果的业因叫做“俱有因”;能出生同类果报的业因叫做“同类因”;同时相应而生的业因叫做“相应因”;无明、身见、邪见、见取见、疑等能遍生一切烦恼惑业的业因叫做“遍行因”;有漏善恶无记业能生来世成熟于五道中的果报,这叫做“异熟因”。

十因:见《瑜伽师地论》卷五。随说因、观待因、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因、引发因、定异因、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引发、相违、不相违三因。引发因,谓三界有漏的善业不但能引发自界的有漏和无漏善业,还能引发其余二界的有漏无漏善果,如多行好事容易坐禅入定,这当属间接引发;所以很多的佛教修行者都把行善作为修行的助行来做,这是很有道理的。反过来看,有的人长期静坐也不能入定,正是缺乏善因的引发。相违因与不相违因说明:果报将生时,若有障碍之缘现前阻挡,便暂不得生。

诸种业因出生的果报,有五种:

1、现法果(或士用果)。指当前现世就可得实际的果报,如世俗的学习及经济活动等,现世便得到果报利益。《瑜伽师地论》卷九说两种极重的善业和五种极重的恶业必得现法果报:极重善业指于佛法僧正信、正解,以佛法为指导作大善行,能于现世获得福寿安乐等果报;五种极重的恶业指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含劫夺僧寺财产和诽谤大乘佛法)等,得现世恶报。

2、等流果。就是同类因果相续,有如同一河水相续而流。如杀生者喜杀,修禅者喜清净,布施者仁慈等。

3、异熟果。果报成熟于来生后世,使人流转于六道。佛经说人一日一夜有八万四千念,每一念都可能牵引出一生乃至多生的异熟果。人一生多造无数业,死后如何受异熟果呢?《阿毗达摩杂集论.决择谛品》中回答说:

“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数习者,或最初所引者,彼异熟先熟。”

谓极重业、临死时现前的业(近死业、临终业)、一生常作成习的业(习惯业)和宿世积累但未生果报而于临终、死后最先成熟的业(累计业、储备业)四种业,决定死后最先受的异熟果,亦即决定死后的去向。四种业中数极重业与临终业对决定死后去向来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业道经》云:“业道如秤,重者先牵。”佛书有云:“临终片刻,能胜多时。”

4、增上果。指主体的业行对其生存环境发生的作用。佛法认为众生的生存环境——包括地域、时代、气候、物产、人缘等条件都是众生业力所感,为业报的一部分,与主体“正报”相应,称“依报”。行善,会感得好的生存环境,生于富强文明之邦;作恶业,会招致不好的生存环境。《增一阿含经》卷四三佛说十恶而导致十种“外物衰耗”。《业报差别经》佛言:

“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

5、与他增上果。指一众生所作的业对他的亲属、他周围的人乃至社产生的影响,如常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罪,则全家人脸上无光。众生,尤其人类,是社会性的存在,生活于众人、社会、自然界乃至动物界的缘起关系中,互相关联,按五果中的增上果、与他增上果二义,则一人所造业的果报,可波及于他的生活环境(社会、自然界),而众人共同造的业(共业),则感得众人共同依止享用的或好或坏的生存环境。按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贫富强弱、先进落后、文明程度、社会秩序、社会心理氛围、生存环境等,是这个社会群体所共造业的果报,由社会群体“自作自受”。

四、果依众缘,报通三世

业因虽然必定生果,但“因”仅为缘起果报诸条件中最重要的一种,尚须待必要的一切条件齐备,才能生出果报。按《中论》等说,缘起一个现象的条件,有因缘(因)、所缘缘(外境)、增上缘(起关键作用的其它条件)、等无间缘(因果相续中间没有停顿)四种缘。

具、社会性的业因出生果报,须视造业主体和业所作用的对象之间的因缘际遇等而决定,有一种条件不具备,便不得生果,就象植物的,不一定即刻便能落地发芽,要等到一定的时候,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土壤、光照等条件时,才会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众生所造业的果报,也未必都能现前或今生现世便能见到,也许要经历长时或到来生乃至极久远的后世才能成熟。业力果报,要从整个生死轮回的漫长过程去观察,不能仅局限于眼前和今生。

按佛经说,业因之果报,按其成熟的时间,分成三种报应形式:

一是现报(现世报),果报在现前、今生便会成熟,这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如学习工作,现前便见成效(士用果);信修佛法,不久便身心获益;犯罪违法,先前便遭法律制裁、众人唾弃等。《中阿含经》卷五三《痴慧地经》佛言:造恶业者,现前身心要受被人责骂、蔑视、抛弃,受国法处罚及临死时畏惧堕入恶道等三种忧苦,而行善者则现前受被人尊重、无所畏惧、坦然善终三种喜乐。

二是生报,今生造业,来生受报,而今生所受果报的因,自然要追溯于前世了。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主要指异熟因、异熟果而言。异熟果,当指生来既定、不容自己选择的诸条件,如所生的时代、地域、家庭,天生的身体、容貌、智力、性格等禀赋。

《瑜伽师地论》卷七言:“或有诸业,唯用宿作(宿世所造业)为因,犹如有一自业增上力故,生诸恶趣及贫苦家。”

谓生诸恶趣及贫苦家庭等异熟果报,唯由前世的业决定。

三是后报,谓今生或宿世所造的某些业,由于诸缘未具,要在多生后世,乃至极为久远的未来,才会诸缘齐备,果报成熟。但不管受后报的时间多长,即使长到多劫之后,只要已经种下业因,便会出生果报,没有不受报的道理。《大宝积经.入胎藏会》有偈子说:

“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法句经》偈云:“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熟,自受罪酷;祯祥见祸,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

《大般涅盘经》卷九说,人间虽然不乏“作恶不即受” 的现象,然而“如乳即成酪”,总有果报成熟的一天,犹如灰覆火上,似乎无火,愚痴之人贸然踏过,只会招致烧足之祸。不能因为只看到社会上有好人受罪、恶人享福的现象,便轻易说善恶无报。好人受罪,受的是他前世所作恶业的果报;坏人享福,享的是他前世所作善业的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佛学还分众生所造业为定业、不定业两种。定业,谓果报已经决定,难以转变。《大般涅盘经》卷三一解释说:

“若定心作善恶等业,作已深生信心欢喜,若发誓愿供养三宝,是名定业。”

定业,指以决定心、深重心所造的重业,作后没有后悔,其善者如发愿供养佛法僧等,其恶者如五无间业、等。定业的报应,又分三种:一种报定,肯定会有果报;二者时定,受报的时间已成定数;三者报定而时不定,要等到时机成熟才受定报。除定业外,其它非以决定心作,作后反悔改正者,属不定业,不一定必受果报。《优婆塞戒经.业品》就定不定,分业为四种:

“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

当然,不定业之不定,只是所说业的力弱,或有可能因其它强大障缘而难得生果,如植物成熟得不太好,或有可能会被破坏,便不一定能发芽生长,并不意味业因无报。

五、业由心生,转消有道

这是因果律的第五条定律,说的是若依佛法看破业之本质的智慧,则已造有漏业可以转变,业力可以摆脱,这是佛教因果说的真谛所在。若仅见及前四条业必生果的属于世俗谛的法则,而未见及于此,则失去了佛法的神髓。《华严经》所载佛言甚至说:

“以我所说世间正见、顺生死理、业缘果报可戏论法为上智慧,是人则为毁谤如来及如来法!”

《大般涅盘经》卷三一佛言,谓认为诸业定得报者,“当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属!”为什么?因为若一切业皆须受报,“则不得有修习梵行、解脱涅盘”。

宗喀巴大师《显密修行次第科颂》云:“因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如果业力因果决定不可转、消,则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造业无量,只能业果相续、生死不休,不可能摆脱业力之束缚,至多是行善生于人天,报尽还堕,岂有横渡生死之流、到达涅盘彼岸的可能性?何况因果报应,并非佛家孤发独明,是婆罗门教等也都宣扬的世间学说,非佛家独有的、核心的出世间之说,以此为最上真理,当然是贬低了佛法,要被斥为谤佛谤法了。因此,佛典中多处宣说:业报可转,并非决定。《大般涅盘经》卷三一佛言:

“非一切业悉定得果,虽不定得,亦非不得。”

“当知作业有定得果,不定得果,或有重业可得作轻,或有轻业可得作重。”

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狱极重之业现世轻受,愚痴之人则令现世轻业地狱重受。而且:“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受报。”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具有大智慧大福德者,虽然作恶,能“不令堕地狱,现身而轻受。”比如佛经中所讲一位名鸯掘魔罗的外道,杀过许多人,有曾想谋害生母和佛,罪大恶极,堕地狱无疑了,然而竟闻佛说法,得大智慧,悔过修行,现身证阿罗汉果。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三说:佛经和戒律中说“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是对缺乏佛法之智慧、不知消转业报之道者而言,若有大智慧,得佛法转消业报之道,“则虽定当受果,亦能清净。”这是《小品般若经释》中所说。

转变乃至消灭已造业之恶报,唯靠如实彻了业报真实本性的智慧,由依佛法修道。经中把依佛法智慧修道可转变、消灭恶业果报,比喻为能治百病的妙药“阿伽陀药”和一种据说一擂便能消除诸毒的“除毒鼓”。

业报为什么可依智慧而消而转?首先,若以智慧掌握因果法则,则可利用因果律“果需众缘”方能出生的定律,创造条件阻碍业果的出生,便可转移业报。现代高僧太虚大师《真现实论》说:

“虽佛亦不能超越及改变于因果律,然若了知于因果律,则能创造善业,和集善缘,生于善果。因不值缘终不生果,故因亦非必能生果。或远其助缘,或别造强因,借可使此因之果暂不生起,或终不生起。”

如人因前世杀生业报,命中本应遭遇夭折,若特别注意乘车安全(远其助缘),依佛法发菩提心,努力护生、放生(别造强因),便能延寿乃至长寿。

其次,依佛法的智慧观察,则业、因果缘起无自性,本性是空,空故可转,就象一张白纸好随意图画。如果业有其不改变的自性,那便没有可消可转的道理了。而且,业由心造,心之为物,在佛家看来是世间最为灵妙、最不可思议、力量最大者,业力虽大,虽不可思议,但不及心力之不可思议。心,无形无相,却具有创造一切的奇妙能力,潜具诸多不可思议的功能、智慧。《禅经》中说,地火水风四大元素中,水的力量大于地,火的力量大于水,风的力量大于火,比风更为轻巧无形的心,其力量大于风。心力虽大,心性本空,与本性空相契合的智慧心,即是真实、绝对,超越时空,不生不灭,超越了因缘生灭的因果界,具有消融一切的巨大力量。《永嘉证道歌》说: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还有,已证实相的佛菩萨,依实相成就了转、消众生业报的巨大能力,众生依虔诚信心的净因,通过礼拜、供养、诵经、持咒、念佛、忏悔等修行,仰仗佛菩萨的“加持”作强大增上缘,也能转、消恶业果报。关于业随心转的道理,清代彻悟禅师语录中的论述颇为精辟:

“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则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则能缚心。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

佛典中不但说转、消业报之理,而且设计有多种转、消业果之道的具体操作方法,《菩提道次第略论》卷三总结大乘所说清净业障罪报之法为依四种力:

1、依能破力,指忏悔。佛经中多处讲,内心对所犯过错深自忏悔,决心悔改,具有消灭罪障、转变身心的强大力量。《增一阿含经.马血天子品》载佛言:

“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怠,罪根永已拔。”

《金光明经》卷二说:

“千秋所作极重恶业,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重罪,皆悉消灭。”

《四十二章经》忏悔灭罪如有病出汗,渐至痊愈。

《大集经》比喻忏悔灭罪如“百年垢衣,一日而浣,可得鲜净”。

佛教诸乘诸宗,都以忏悔业障为佛弟子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列为修行者的日课之一。忏悔又分事忏、理忏。

事忏,是在众僧或佛像或自己伤害的人之前,诚恳坦白发露过错,表示悔过,“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已作之业,不敢覆藏。”(《金光明经》卷二)。

大乘《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观想专表忏悔灭罪的普贤菩萨而忏悔之法。汉传佛教界依经编有多种忏悔的仪轨,如《法华忏法》、《金光明忏法》、《药师忏法》、《华严忏法》、《礼念弥陀道场忏法》、《梁皇宝忏》、《慈悲水忏》、《大悲忏》等,以供佛弟子依法修忏悔。密乘则主要观想密法总管、普贤菩萨的秘密身金刚萨多,诵念其“百字名”(咒语)而忏悔,这被列为密乘修行者必修的“四加行”之一。事忏忏至罪障消除,有严格标志,称“见罪净相”。依《准提陀罗尼经》所说,见罪净相有看见或梦见佛菩萨、光明,或梦见听闻佛法,吐恶食,或吐或饮乳及酪,或梦见日月、空行母、猛火、水牛、黑色人、僧尼、乳树、象、牛王、山、狮子座、微妙宫殿及飞行上升等。

理忏,又名“实相忏悔”、“无相忏悔”,即依佛法真理,观业从心起,由自心妄想而生,妄想依缘而生,即生即灭,无实自性,本来是空,如空中风,无所依止。《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偈云: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这种理忏,因与绝对真理——本来空性相契合,故消灭罪障恶业的力量比事忏更大。

2、对治现行力。即修佛教所说种种能对治业障的法门,如读诵大乘经,观空、无我,持诵有消业力用的真言密咒,及以虔敬心、忏悔心塑画佛像、供养佛和佛塔,礼佛、持念佛菩萨名号等。

多种大乘、密乘经典中,都盛说此类修行能消业灭罪。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若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一弹指顷,除却百万亿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金刚经》说诵持该经能转后世重罪为现世受人轻贱的轻报。《观无量寿经》说临终者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观想佛的形相、净土等也皆灭罪无量。《大悲心陀罗尼经》说供养观世音菩萨并专称其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持诵此菩萨“大悲咒”,一宿满七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甚至接触从虔诵此咒者身边吹过的风,也“一切重障恶业,并皆灭尽,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然“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

密乘经典中此类说法比比皆是,多数佛菩萨真言皆被说为有消罪灭障之效。这类灭罪法门的神力,来自佛菩萨与真实相应的誓愿和历劫修行所成就的功德,与众生虔诚敬仰心、忏悔心的清净心力之因缘和合。

3、遮止力。指严格遵守以“防非止恶”为旨的佛教戒律,谨言慎行,不作诸恶,奉行诸善,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4、依止力。指皈依佛法僧三宝,发普度、普利一切众生的“菩提心”,依靠三宝的巨大法力和菩提心的强大愿力为殊胜增上缘,自能起到消罪灭障的作用。

虽说恶业罪障可以依以上种种法门,随心转、消,但是否转、消,须具严格条件。如前所述,事忏须修到“见相”,方算见效;理忏则须修至明心见性,与空性真实相契,《永嘉证道歌》曰:

“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了,指明了自心佛性,证见空的本面,其境界相当高深,非可轻易达到。若不能“了”,那就还得受因果律制约,偿还宿世所欠的债。可消可转之业,主要指非决定心作、作已有悔的“不定业”。《优婆塞戒经.业品》说:

“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或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

没有说过重大定业可以不受。佛典中说,以佛力之大,亦难卒灭定业,但也非绝对不可灭,只不过消灭转移的因缘难具罢了。智者大师《法华文句》卷十说:“若其机感厚,定业亦能转。”肯定深厚的非常机缘和大感应,可以转、消定业。

至于佛教所设各种忏悔灭罪法,虽可奏效,但经论中还是强调作了恶业之后忏悔而净,与注意防护不作恶业之清净,两者大有区别。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若破犯杀、盗、*、妄(语)的“根本戒”(性戒),虽然可以通过深重忏悔灭罪后,重新受戒,但障碍现生证入菩萨初地。

只有皈依佛教、受佛教戒以前所造的重大恶业能忏悔而净,皈依受戒后所造的重业难以忏除。僧尼戒条规定,同性恋等重大恶业是不可忏悔(僧团不接受其悔,非驱逐不可)的。这就避免了业可转消说可能产生的“今天先尽情作恶,明天再忏悔念经持咒以消灭恶报”等副作用。

附录:野孤禅”公案

中国禅宗门下,流传着一则著名的“野孤禅”公案(参禅故事),讲的便是业报是否转可消的教理。故事说:禅宗六祖慧能三传弟子百丈怀海禅师,每日上堂,见常有一不认识的老人听他说法,听毕随众僧散去。有一天,众僧散去后,老人独自留下来,百丈乃问:“站在那里还不走的是什么人?”老人回答:“我于过去迦叶佛出世时,曾住此山为大禅师,有学禅者请教:‘大修行的人还会落于因果(被因果律束缚)吗?’我答:‘不落因果。’因为答错,遭受恶报,堕为野狐,已经五百生,今请大和尚代作一正确答案。”百丈说:“你只管问。”老人便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也未?”百丈答:“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告辞说:“金也脱野狐身,住在山后,请求能按葬送亡僧的仪式烧送。”百丈乃命维那师(掌管僧众秩序的僧职)敲钟召集僧众,斋饭后率大家去后山葬送亡僧,果然在后山发现一只死狐狸(见《古尊宿语录》卷一等)。

迦叶佛(释伽牟尼以前出世的佛)时的一位大禅师,因为答徒众所问,一字之差,修行一世,竟然落得个百生堕为野狐的下场,此事的确发人深省。这禅师答错的,正是佛法中关于业报因果的重大理论问题:依佛法修行,究竟能否超越因果律,不受业力果报的束缚?禅师的答案,究竟错在哪里?如果说他答错了,那么慧能高徒永嘉玄觉禅师说“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岂非更错?

依佛法义理,因果律,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是铁的自然规律,只能从遵遁中获得自由,不得随意超越。经传载释迦牟尼在成佛后,还曾因过去世的宿世,受“金枪马麦”(被木片伤足、施主忘记供食而屈尊食用马料)之报,佛神通第一的高足摩诃目犍连和禅宗西天第二十四祖狮子尊者等,尽管已证阿罗汉,仍因酬偿宿世所欠人命,被人打死、杀死。说明业报不是那么好超越。《优婆塞戒经》说,依佛法修行,只有修到阿那含果(第三果)和阿罗汉果,才能转应后世重受的欲界重业果报,在现世提前受报或从轻受报,轻业不受,不是一修行便可转、消业报。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笼统肯定因果律可超越,忽略了可转、消宿业的条件,未能将真、俗二谛统一(依业空故必有因果报应),堕于“恶取空”的边见、断见,会起使人纵心放任、不勤苦修行的负面教化作用,令学人智眼不明,造下了宣扬邪见的恶业,因此应堕于畜生道,受痴暗无智之报。然毕竟善根不浅,五百世后,得遇百丈禅师说法,当下解脱。百丈回答“不昧因果”,与“不落因果”虽然只一字之差,但这个“昧”字非常关键,肯定因果律不可超越,只能如实认识,“不昧”,与常人的“不明”有别,意谓对前因后果及因果本空的性质看得清清楚楚,如大珠慧海禅师所说,“现前心通,前后生事犹如对见”(《传灯录》卷)。据说摩诃目犍连、狮子尊者,不是不知宿业果报,而是以神通智慧看清楚了,才主动找上宿世怨家债主的门,去痛痛快快地接受被杀之报。

至于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所说的“刹那灭去阿鼻业”、“了则业障本来空”,是从真谛的角度,肯定证会实相(空性)有消灭阿鼻地狱重业的巨大力量,这完全符合佛教教义。按大小乘所说修道阶位,修行者观修实相,当达见道前“四加行位”的第二位“忍位”时,便已转、消重业,不堕恶道,继而入见道位以上,便永断恶道之因,再也不会堕入地狱等恶道了。禅宗说的“证实相”与“了”,一般指见道,那当然已消灭了阿鼻地狱重业,若未达“了”,对不起,那还是得遵循因果律安排,去偿还宿债。 (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大乘的菩萨,则于初僧只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叫做见道)

“野狐禅”公案因而被禅门重视,用以憼惩未得真“了”而无视因果业报的开悟者,以后又被人加以引申,变成了对未得真正了悟的“狂禅”之贬称。

(转自学佛网:://.xuefo.net/show1_15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