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游戏问答 游戏问答

第五人格名人动态-第五人格人物动图

tamoadmin 2024-08-20 人已围观

简介1.三才五格姓名学简介,起名法简介五格剖象法2.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语文版)高悬赏!!3.杜甫的《春望》和《绝句》三才五格姓名学简介,起名法简介五格剖象法五格剖象法,它是根据《易经》的“象”、“数”理论,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律建立起来的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推算人生各方面运势的一种方法。一、来历五格剖象法也叫日本五格剖象法或者五格破相法,是目

1.三才五格姓名学简介,起名法简介五格剖象法

2.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语文版)高悬赏!!

3.杜甫的《春望》和《绝句》

三才五格姓名学简介,起名法简介五格剖象法

第五人格名人动态-第五人格人物动图

五格剖象法,它是根据《易经》的“象”、“数”理论,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律建立起来的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推算人生各方面运势的一种方法。

一、来历

五格剖象法也叫日本五格剖象法或者五格破相法,是目前较有影响的一种取名法。最初在公元1918年初,由日本人熊崎健翁根据中国易学数理学开创,因此五格剖象法也称作“熊崎氏姓名学”,其核心就是将人的姓名按五格剖象法来解释。1936年由台湾留学日本的白玉光(又叫白惠文)带回台湾翻译推广,后来流行于韩国,东南亚,、香港等地。在中国大陆,五格剖象法通过和中国传统易学原理的结合,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中国命运分析学者方晨等规范总结和实践,以康熙字典笔画作为姓名学笔画基准,形成完善的符合中国姓名传统的姓名分析方法,结合中国传统姓名学,成为中华姓名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命运分析学学者方晨认为:五格剖象法只是姓名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五格对姓名的应用和诱导起到关键作用。

二、姓名学

“五格剖象法”是机械化的将名字分为天、地、人、外、总五格。仅仅依靠五格的笔画统计数字对照其“81诱导数理”进行吉凶祸福判断,是单纯以死板的数字来判断名字的吉凶祸福。完全不符合易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许多五格剖象大师认为此法是源于易学的“象”“数”理论。但事实上我国的周易中、六爻、奇门等对于数字灵活多变的应用方法和它是截然不同。我国的易学虽然是“简易、不易”之学,但更多的是“变易、交易、容易”之道。

“五格剖象法”没有考滤八字的喜用神和忌神,单以笔或数字定吉凶。汉字的笔划和五行计算则以“康熙字典”为准,但现在汉字已经简单化了许多。但无论字如何变化,判断汉字五行的方法是永无不变的。简单的说可以就字的形态、构造和延伸的寓意来断定汉字的五行。宋朝易学大师邵康节的“梅花易数”指出:“五行者,立木,卧土,勾金,点火,曲水之象。”“木瘦金方水主肥,土形敦厚背如龟,上尖下阔名为火,字象人形一样推。”如“华、华”字,繁体字五行属水,简化字则藏“匕”五行为金。另外名字对人所带来影响的原因之一是名字中的字形在书写时相当于佛教与道教中的“符”。 “五格剖象法”用繁体字为标准所起的名字,但书写却是简化字。写名字时等于是画符,但符都画错了。力量何在?而“五格剖象法”的理论确是在误导了世人。

五格数理是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则建立起来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并以其所谓的81灵动数,来推算人的各方面运势。

三、基本内容

1、从人格与外格的数理关系可推断人生的性格和一生总的情况。

2、从地格数理可推算人在年轻时期的人生历程及其与子女、部下、朋友和同事的关系。

3、从总格数理可推断人在中年以后的人生历程。

4、从天、人、地三格数理关系可推断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顺利与否。具体三才数理配置说明可以参照姓名学专家方晨的解释。

5、天格与人格之数理关系为成功运,由此可推断人的事业成功率的高低。

6、人格与地格之数理关系为基础运,由此可推断人的基础稳妥与否。

7、从外格与人格数理关系可推断人的家族亲缘厚薄及本人社交状况的优劣。

四、和易经大同的“易学”

1、非常高明一门学科:至今为止,没有人能够找到五格学的原身出处,听一点,加一点。改一点。其实现在日本人用的五格学是没有这么复杂的,它们孩子的名字必须符合“五格”,即总格——昭示一生的吉祥;人格——反映期待的性格才能,并要求可以克制凶运;地格——符合对健康、平安等的追求;天格——不得和祖先的宿命冲突;外格——与所处外界环境和谐。关于五行根本就不沾边的事情,而且根本没有天地人格三者关系。是单纯的直线思维。很显然,我们现在的五格学并不是日本人的原创,而是我们中国人的思想理论。

2、《易经》理论不同:根据《易经》的“象”“数”理论,大家都知道,易经的出发点是和阴阳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男女的象数是不能类同的,在整个五格学说中,是不分男女的。

3、和五行矛盾:是其根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例如:三才配置中第一条, 三木格局为吉。很显然,五行世界向来都是讲究平衡,追求的中庸之道,而不是独高或独低。

4、天格与人格之数理关系为成功运:由此可推断人的事业成功率的高低。同姓人的天格都一样,中国8000万王姓的人事业成功率高低会不会相同。

5、真空理论:何谓真空理论呢?五格理论中看似非常严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又是五行,又是天地人。 五格学标榜的是天地人的动态关系,恰恰相反,只有文字对应空洞数字,没有现实的客体。

6、经不起实践:实践检验真理。大家用五格剖像法算算名人的名字,就是知道了。

7、五格为何会盛行:五格理论拥有强大的游戏性,数字加加减减,便知道自己的一生,性非常高。五格理论简单,不需要任何易学基础,不需要很深的五行知识,很多水平有限的起名,预测的人便把这个当成杀手锏,用于谋生的手段。

五、兴盛原因

“五格剖象法”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容易掌握,电脑编程简单,能让一些舍难取易的初学者变成“大师”从中谋利。一个再好的名字但分数低,就会对名主心理产生负担,认为名字不好。特别是为人父母,千辛万苦的为宝宝求一好名,但后来发现分数低五格配置凶,心理的愧疚感会持续多年。

六、理论基础

所谓五格剖象法就是根据《易经》的“象”“数”理论,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的规律建立起的五格数理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推算人生各方面运势的一种简易方法。对于姓名学的内容,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给后代、子女取名时不妨参考;如果自己目前的姓名数理配置不理想,也没有必要去改户口本上的名字,可以用笔名、常用名去补救,原著上说,最常写、常用的名字对自己人生运势的暗示力最大。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给您的宝宝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很多家长都关注了我们,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为宝宝起一个带着一生好运的好名字:://.adxqd/qiming/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语文版)高悬赏!!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一、课文理解

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收在《朝花夕拾》里。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一直关心、一直惦记,既热情,又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文中还有白描的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

2、《我的母亲》作者是学者胡适。文章选自《胡适自传》。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这篇文章写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从全文来看,课文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写母亲作为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

(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他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因此在为人方面,母亲具有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的优秀品质。

3、《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下),作者牛汉。文章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这人生中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4、《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家,传记作家。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文章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5、《再塑生命》节选自《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本文叙述了莎利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利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6、《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7、《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这部历史剧是郭沫若同志于1942年在重庆写的部历史剧,它借古讽今,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抨击了蒋介石的统治,传达了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真实意愿。课文选的《雷电颂》是第五幕第二场屈原的一段独白。这篇独自,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8、《短文两篇》中的《日》和《月》选自散文集《龙?虎?狗》,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写处女作长篇《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这一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日》通过“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两个事例,赞美了他们为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宁可轰轰烈烈地战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战斗决心。《月》通过“我”对寒冷月光入侵的感受,写现实世界的寒冷和毫无生机,赞颂了像姮娥一样为改变现状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

9、《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母亲》,剧本《小市民》等。《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全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是一曲无产阶级战斗的颂歌。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自私、怯懦的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乌云、狂风”象征势力。

10、《组歌》中(《浪之歌》《雨之歌》选自《泪与笑》,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即《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花之歌》和《幸福之歌》。《浪之歌》用海浪自述的口吻,写了海浪对海岸的爱情、对身边事物的友爱,表现了作者对纯真爱情和博爱精神的赞美,也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和炎热的衷肠。《雨之歌》用拟人手法,以雨的自述的形式,描述了雨滴在大自然中的运行、变化过程,颂扬了雨滴带给自然界的种种好处,歌颂了雨滴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博大的胸怀。表现了一种生活的美,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炽热感情,蕴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愿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精神。

11、《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全文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运用总括与具体展开相结合,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立论充分,最手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告诉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吴岗。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罗布泊今昔对比,揭示罗布泊由一个美丽的湖泊消失,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理念渗透课文,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13、《旅鼠之迷》作者位梦华,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从三个方面介绍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即,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地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旅鼠的奇异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14、《大雁归来》节选自《沙乡年鉴》(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被称为“美国保护运动的圣书”),作者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文章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大雁迁徙的特性、规律及与人类的关系,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寺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去伤害它们,一个“爱”字贯穿全文。很显然,“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就是全文的主旨。在写法上,形象性、知识性和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5、《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选》,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作家,以微型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本文是一篇科学幻想,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讲的是一场台风吹倒了一座古庙,庙底露出个无底洞,通过对这个洞一番研究后,后来成民填垃圾的地方,终于有一天,里面的东西又都飞了出来。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警示世人要正视环境问题。的题目充满悬念,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其实也蕴含队们对大自然认识的浅薄无知。结尾再写小石头飞来,这种循环式结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6、《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文章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第一部分是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第二部分写山路漫歌,主要写唱歌环境;第三部分写村寨传歌,主要写唱歌的场面。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17、《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文章在结构上按照“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再通过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最后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在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18、《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吆喝,按照从早到晚和一年四季的顺序作介绍,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情趣。

19、《春酒》作者琦君,台湾女作家。文章通过写“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几件事时,以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来表现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和思乡之情。构思精巧,语言生动传神。

20、《俗世奇人》是冯骥才描绘20世纪初天津地层市民和小生产者的生活的系列。课文节选了其中的《泥人张》和《好嘴杨巴》。《泥人张》通过写泥人张智斗海张五来表现他的沉稳、干练,面对海张五的羞辱能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在斗争的两个回合中,他善于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一招制敌。《好嘴杨巴》中,描写了一个在小吃制作中构思奇妙和手艺精巧的杨七。能够随机应变、处乱不惊的杨巴。课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二、古文知识

2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文章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然后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在写法上,运用了骈体文的体式,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

22、《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全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文章在写法上有较突出的特点,即:多用否定句,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刻。

23、《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寄托了作者为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食马者寓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这篇文章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在文中,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后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5、《诗词曲五首》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这首七律诗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赤壁》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牧,这首七绝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作者是南宋的文天祥,这首七律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的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思念手足,心情郁闷惆怅之情,但以乐观旷达的情怀作结。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这首曲表现了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6、《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27、《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章是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作者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滕子京的规箴之意。全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句式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写景状物的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的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8、《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文章在句式上骈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29、《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他们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本文是一篇清新写景小品,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拘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或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

30、《诗五首》之《饮酒》,作者陶渊明,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写诗人在田园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静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行路难》作者李白,诗中描写世路艰难,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作者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边陲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全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三、古诗文默写: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旧风飘絮,身世遭逢雨打萍。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山坡羊?漳关怀古》中以精辟的议论,揭示封建统治与人民对立的句子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有一名句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一名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遣责的名句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独到见解是:

好读书,不求甚解。

10、《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小石潭记》中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描写游玩时的凄凉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与“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5、《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政通人和;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是百废俱兴;形容景色是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气象万千;形容水势浩大的是:浩浩汤汤;形容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心旷神怡;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6、《醉翁亭记》中的点睛之笔是: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达“太守之乐”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说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17、《满井游记》中比喻春水清澈晶亮,水波闪烁发光的句子是: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写自己愉快欢畅的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

总写春天景物的一句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文中富有哲理性的一句话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8、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名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的名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龚自珍《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21、《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2、杜甫身居漏雨的茅屋,仍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四、文体知识(包括古代)

1、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

2、骈文: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3、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赠序:古代送别时常以诗文相赠,所送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5、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

6、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7、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8、传:主要是指记录描写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文章,另外,专门解释经文的文章也称为传。

传又分为: 本传 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正式的传记,相当于某人的历史。 别传与本传相对,是记录某人的轶事的传记。 外传 某人在正史记录以外的传记。 内传专门记录某人轶闻轶事的传记,多是描写一些与神仙鬼怪有关的也专门解释经义的文章。 自传 某人自己所写的记录自己的事迹的传记。 列传描写叙述两个以上的人的生平事迹的文章。 正传 多是用于描写人物的名称,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先。

亲,满意请纳

杜甫的《春望》和《绝句》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编辑本段]杜甫生平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编辑本段]杜甫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杜甫虽然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是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编辑本段]三吏三别

“三吏”、“三别”分别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唐大历四年(769年),杜甫由湖北入湘,登岳阳楼,游洞庭湖,溯湘江而上,至耒阳,次年四月病故。据《旧唐书.杜甫传》记载, 杜甫在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葬于杜甫墓。

————————————

“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馈送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早已经被史学家证明是造谣诬陷,贬损杜公形象,何以引为史实?望改之。

[编辑本段]史传论述

《新唐书·杜甫传》

作者:欧阳修 宋祁 摘自《新唐书·艺文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